化學工業中大量運用原鹽和加工鹽為原料,生產如氯氣、漂白粉、燒堿和純堿等化工產品,是運用鹽中主要成分氯元素和鈉元素。食用的“鹽”和工業上運用的“鹽”,都是相同的化學成分,僅僅用處不同。由于原鹽是自然界的產品,精制鹽也是原鹽的簡單加工而得,除了主要成分氯化鈉外,還含有多種雜質成分,所以不能稱其為氯化鈉,而約定俗成只用一個字“鹽”,專門稱呼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、諸如原鹽、海鹽、井鹽、巖鹽、碘鹽、非碘鹽、精鹽、大鹽、破壞鹽、洗鹽等。如果是其他化學成分的鹽類,必定要說出其特定的商品稱號或化學稱號,如純堿、小蘇打、紅礬、硫酸銨、硝酸鉀、氯化鉀、磷酸氫二銨等,絕不能抽象叫“工業鹽”。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端,出現了“工業鹽”這個稱號,我剖析是從食鹽專營的概念衍生而來。從5月9日的節目中看到,自貢市這樣的老鹽業基地,也把自己生產的精制鹽叫“工業鹽”。這種說法產生了兩種負面效果,一是如電視中所說,“工業鹽”就是硫酸鹽、硝酸鹽。另一種危害更大,它導致了常常發作的誤食有毒鹽類,形成集體食物中毒。其原因在于咱們許多當地的炊事員,大多是農民工身世,以為“工業鹽”和“食用鹽”僅僅質量上的不同,當廚房沒有鹽了,自做建議的取點他們以為是鹽的東西(常常是亞硝酸鈉),然后釀成大禍。所以,工業鹽這種提法,必定要予以摒棄,不然貽害無窮。